他是留日博士生,却义务教“学生”学习汉语;他创办的中文学习班,培养出具备专业水准的学生——
从“2个”到“45个” ——姜旭义务教汉语的故事
我们见面的时候,不是在衣香鬓影、觥筹交错的餐厅。他从小胡同里走出来,手上拎了两个烧饼。
“海归”姜旭抹了抹嘴角,呵呵地乐道:“其实烧饼挺好吃的。”
这个个子不高,架着副过时大眼镜的中国留日博士生,是日本大阪桃山学院大学“旭日中国语”学习班的发起者兼教师。
而立之年办学
缘于8年前的感动与心痛
1998年5月,作为与大阪市政府友好交流的研修生,姜旭代表铁道部赴日进行为期1年的企业技术研修。初出国门,首先是语言不通带来的恐惧,“前三个月基本上两眼一抹黑,什么都听不懂。”
幸运的是,姜旭结识了一群日本老人。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他们对一衣带水的中国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感情。一位叫和村的老人,他的父亲曾是侵华日军中的一员。“多年以前,发生了一场不幸的战争,我代表我的前代人向中国人致歉。”老人握着姜旭的手,老泪纵横。
姜旭沉浸在往事带来的感动,“特别重要的是,他们待我如亲生儿子一般。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真心热爱中国的。”
但冲突和误会还是不可避免。一次,在一家公司为姜旭办的欢迎会上,一个日本员工很轻蔑地问姜旭:“你们中国有麦当劳吗?”
“作为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,那是一种永远无法平复的伤痛。”姜旭眼中泛着泪光。
2002年,姜旭已经是大阪桃山学院大学的硕士生了,而立之年的他决定做些事情。“我希望更多年轻一代的日本人能了解真正的中国和中国文化,延续我和那些老人的友谊。”于是,他创办了“旭日中国语”中文学习班,免费教授汉语。
“为自己,为了那些曾经的感动和心痛,更是为了祖国。”他很动情。
4年风雨飘摇
用心升起旭日之爱
姜旭永远不会忘记4年前的那个午后。他兴致勃勃地在学校的布告栏里打上了“旭日中国语”的广告:欢迎大家免费学习汉语。“预想着怎么样学生也得来个两位数吧。”贴完广告,姜旭便坐在教室里等。可一直等到下午6时,总共才来了两个学生。
硬着头皮,姜旭开始了这个袖珍班的课程。随着课程的深入,“旭日中国语”渐渐有了名气,很多学生慕名而来。
“有很长的一段时间,我一边打工,一边给学生上课。”作为留学生,姜旭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,“每次打完工,要坐将近两小时的车赶回学校上课。很多次都因为太累,一下车便开始呕吐。”但他从没有耽误过一节课。
跌跌撞撞中走过两年。2004年,学校以“无发展前途”为由收回了他们上课的教室。
“说实话,我想到放弃。在特别艰难的时候,我给哥哥打了个电话。”提起哥哥,姜旭很激动,他告诉我:“要学会忍耐,一定要挺过去!为了那些和你一起坚持的学生。”
姜旭找老师,找校长,终于为学习班争取到了一间简陋的小房子。
“现在,我们的学员已经从2人变成45人,除了日本人,还有韩国等其它国家的学生。”姜旭高兴地说,“学生们自称为‘旭日中国语家族’。我们还要一起写一本小说,记录一起走过的日子。”
每一年,姜旭都组织学生和学生家长到他的家乡内蒙古旅游。不论怎么忙,他的亲友都坚持亲自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。接过美丽的蒙古族女孩递过来的酒,女生山口的母亲热泪盈眶:“活了60年,我从未感受过这样的热情。而这样的热情,来自中国。”
不为名利
把理想当成事业
今年,在北京举办的“汉语桥”——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中,姜旭的学生朝尾美佳代表日本参赛。他自费带领爱徒提前一周来到了北京,并给她请了专业辅导老师。一小时200元人民币的高昂费用使得这个穷留学生过起了“吃烧饼”的日子。
比赛的才艺表演环节,朝尾美佳钢琴弹唱在中国脍炙人口的《同一首歌》,引得满堂彩,她也由此获得了比赛的三等奖。
4年来,他的学生中共计有36人通过了各个等级的汉语水平考试。姜旭没有学过教育学,但他笃信中国传统的“仁、义、信”,并付诸于教学,“我很注重与学生心灵的交流,我相信付出真诚,才能收获真心。”
一个现在上海工作的日本学生给他发来短信:“姜老师,没有你,就没有我们的今天。谢谢你!”
更多日本留学http://jp.weilanliuxue.cn/访问蔚蓝日本留学网